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白菜、土豆、萝卜……相信很多人在冬日中早就已经吃腻了这些“冬天专属菜”,想要来点新鲜的。这不,春天来了,各种各样的野菜这不就来了吗?
中国的野菜品种相当多,分布区域也极为广泛,一些比较常见的野菜有香椿、荠菜、蒲公英、马兰头、草头、竹笋、折耳根、蕨菜、马齿笕、槐花、榆钱、曲曲菜、刺耳菜等等……你是不是已经情不自禁开始流口水了?先别着急,野菜虽好,但是吃野菜却有许多的讲究。
首先,大家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既然野菜这么好,为什么它们一直是野菜,而没有成为“家菜”或者说常规蔬菜呢?明明有利可图,为什么却没有几个人专门培育野菜呢?原因之一是一些野菜非常具有季节性,妥妥的“季节限定”,每年能够见到它们的时间可能只有短短的几天,比如榆钱、槐花等。如此情况之下,它们也就只能老老实实一直做野菜了,人工培育既无条件也无必要。除了这种情况以外,还有一种非常普遍性的情况是很多野菜性寒、味苦,如果食用多了极其容易引发肠胃不适。此外,部分野菜含有某些特定物质比如致敏物质等,某些体质特殊的人群大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比如蒲公英这种非常常见的野菜,其性凉、苦,体虚、体弱的人一定要酌量食用。因此,野菜固然味美,但却并不适合多吃。
其次,现在很多地方的情况和二三十年之前的情况已经变得大为不同。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向前推进,原本二三十年之前的农村如今很多都变成了城市,同时农村人口最近几十年一直在大规模地往城市流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地方的土壤、水体甚至空气等都积累了一定量的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和一些化学污染物等。很多人在春天的时候喜欢去公园、绿地等地方摘野菜,可是这个地方的土壤和水体条件之下生长出来的野菜真的能够安全食用吗?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且,许多公园、绿地为控制植物病虫害或清除野草,也会定期喷洒除草剂、杀虫剂等,我们根本无法辨别自己采摘的野菜是否沾染或者浸润过这些有害物质。
然后,很多种类的野菜外观跟其他不可食用植物非常相像,没有经验的普通人根本看不出来。很有可能自己高高兴兴地摘了一篮子“野菜”,实际上却根本不是野菜而是有毒、不可食用植物。如果不小心误食这些跟野菜长得很像的植物的话,轻则身体不适、上吐下泻,重则机体受损甚至丧命。笔者自己多年前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惨痛”回忆。多年以前有一次笔者和朋友去外面踏青,踏青过程中突发奇想想要摘点荠菜回去炒鸡蛋吃。兴冲冲地在田间地头摘了很多,回去把野菜摘干洗净然后配上四只鸡蛋放在锅里爆炒。结果是一人吃了一口,但是也只吃了一口,因为其苦无比,苦得根本无法下咽。最后打电话请教母亲才知道我们摘的根本就不是什么荠菜而是野草……不但“荠菜”扔了,四只鸡蛋也一起扔了,因为就连鸡蛋也沾染了“荠菜”的味道变得非常苦涩……时隔这么多年,笔者对这件事情依然记得非常清楚。为什么连放了四个鸡蛋都能记得这么清楚?因为对于当年非常贫穷的笔者来说,放四个鸡蛋已经是妥妥地奢侈行为了。
因此,野菜固然好吃,但是安全食用野菜其实有着相当的门槛,不建议缺乏经验的人自行采摘和食用野菜。如果真得想吃野菜的话,建议可以去超市、菜市场等购买野菜,并且在购买的同时询问正确的烹饪方式,避免出现安全意外。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